女性痛經怎麼辦 痛經外治有妙法 | 養生知識網


 

A-A+

女性痛經怎麼辦 痛經外治有妙法

2020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女性痛經是常常會發生的症狀,對於這種情況,女性們應該學會如何去預防以及治療。當然,要預防痛經就得知道引起痛經的原因,並且採取相應的措施。下面,小編簡單介紹痛經的症狀、引起痛經的原因以及痛經外治法。

痛經有哪些症狀

痛經是婦科常見和多發因多,病機複雜,反覆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

女性痛經

痛經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週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

全身症狀:乳房脹痛、肛門墜失眠、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症狀。其發病之高、範圍之廣、週期之近、痛苦之大,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痛經的病因

(一)原發性痛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初潮不久後後即出現痛經,有時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由於子宮肌肉痙攣性收縮,導致子宮缺血而引起痛經。多見於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使經血流出不暢,造成經血瀦留,從而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痛經。有的在月經期,內膜呈片狀脫落,排出前子宮強烈收縮引起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能在生育後緩解。

痛經

原發性痛經的病理機制與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有關。已測知子宮內膜中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痛經患者子宮內膜及血中前列腺素含量高於正常婦女。前列腺素PGE2有抑制子宮收縮作用,PGE2a可刺激子宮肌肉收縮,使子宮張力升高。當PGE2下降或PGE2a增高時,痛經加劇。同一婦女在不同月經週期中前列腺素含量也不同,但其含量與疼痛有一定關係。

(二)繼發性痛經多見於生育後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症、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內膜異位症系子宮內膜組織生長於子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其它部位,同樣有週期性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並因與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內診可發現子宮增大較硬,活動較差,或在子宮直腸陷窩內捫及硬的不規則結節或包塊,觸痛明顯。

痛經外治有妙法

婦女痛經,亦稱經行腹痛。本病多為肝郁不舒,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中醫治療多採用活血化瘀、溫經止痛法。運用外治法則更簡便、更安全,效果良好。下面介紹幾則中藥外治方,供選用。

取嚏療法 皂莢30g、冰片10g,共研極細末,取少許置於掌中,吸入少許,頃刻噴嚏頻作,繼而微汗痛減。每日用2~3次。

茶飲

白藥填臍法 取雲南白藥適量加白酒調成稀糊狀,填於肚臍處,外用膠布固定,還可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藥糊每日換1次,連用2~5日。

外敷療法 藥用川烏、草烏各5g共研細末,再用蔥汁、蜂蜜調勻,外敷少腹部疼痛處,每敷2~3小時,每日1次。

藥酊摩擦法 取雲南白藥酊適量,塗於臍下關元穴、氣海穴部位,用手摩擦,當有發熱感並傳至腹內時,疼痛即止。

貼穴療法 1.取關元穴、三陰交穴,用半張傷濕止痛膏分別貼於以上二穴,並用拇、食指按壓,每天3~5次,藥膏3~5天更換1次。2.急性子或王不留行子,用傷濕止痛膏粘貼於三陰交穴、中衝穴。

女性月經不調

芥糊敷足法 藥用白芥子12g,研為細末,加麵粉適量,米醋調成稀糊狀,外敷足心湧泉穴,包紮固定,每日換1次,還可配合外敷關元、氣海穴。

中藥足浴法 藥用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g,水煎2000ml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連續3~5天。

痛經吃什麼?痛經的食療方法?看過上面的內容,你明白了嗎?痛經在工作與學習中都為女性朋友帶來各種各樣的影響,所以一定要不忽視痛經的存在。

本文由養生之道網(www.ys137.com)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網站內容合作聯繫電話:020-84115797。

標籤:【緩解痛經】、【痛經怎麼辦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