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膠東七夕的習俗 | 養生知識網


 

A-A+

細數膠東七夕的習俗

2016年02月0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96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說到膠東七夕的習俗,很多人都不是很瞭解,其實膠東七夕的習俗與很多地方不一樣:拜七姐神、烙面果子、吃“火燒”、洗巧頭……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

膠東七夕的習俗

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那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也是家喻戶曉,情感萬家。膠東七夕的習俗多,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拜七姐神

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

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2、烙面果子

膠東棲霞七月七有這樣的風俗,按農時來說,有句農顏是“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看谷米”。意思是到了農曆的六月六田里的穀物開始秀穗,待到七月七顆粒已基本飽滿,豐收在望。為了迎接豐收,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烙面果子的習俗。

做法是用油、牛奶、雞蛋、糖把麵粉和好,再用模子(磕子)印成各種樣式的面果子,然後在鍋中烤烙,名為磕餅。面果子形狀大小不一,有圓的,有花、葉、桃等植物類的,有魚、雞、貓等動物類。面果子做好後用長線將其串在一起成長串,中間夾上早熟的蘋果桃李等瓜果,尾部繫上多色花布,掛在新高梁桿上供孩子們玩耍零食,或掛在牆壁為裝飾品,或饋贈鄰居孩子以示愛戴。

膠東七夕的習俗

3、吃“火燒”

另外,棲霞西南部和招遠東南部及萊陽西北部三縣市交界處一般在7月6日做吃“火燒”(大和小的在鍋裡烤鈸的面果子)。

為何要在7月6日?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宋太宗曾頒布令恢復古制,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膠東的招遠、掖縣、長島等部分地區,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有“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之諺。

4、乞求活動

另外,神話傳說天上的織女嚮往人間,私自下嫁牛朗。王母娘娘用她的髮簪劃出一條天河將其二人分隔兩邊。每年的七月七由喜鵲搭橋相會。據說這一日有情人夜晚在葡萄架下約會能白頭諧老,夜深還能聽到牛郎織的私語。這一日及前幾天如逢陰雨連綿,稱其“姐姐哭”,即盼望相會的日子。從前民間小女有 “生巧牙”集體吃“乞巧飯”,舉行“請姐姐”等乞求活動,以求心靈手巧。

入夜小女們各自拿著長串的預示豐收的小面果子,掛在井台邊,圍成一圈,圈中桌子上擺放上用各種豆子生成的嫩牙,俗稱“巧牙”,請七仙女品嚐並乞求傳授手巧心靈。

5、洗巧頭

棲霞民間慶七夕的民俗很多,如洗巧頭,就是七月初七的早晨,女人不論是青年、中年或老年都要洗頭。據說,這天洗了巧頭,一年四季頭腦清醒,遇事不迷糊。

另外還有七夕之夜在葡萄架下聽牛郎織女脈脈言情的習俗。

膠東的七夕習俗很有趣,想要知道更多七夕的習俗,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

標籤:【七夕吃什麼】【七夕習俗吃什麼】【七夕的習俗】【七夕的來歷和習俗】【蘇州七夕的習俗】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