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多吃茯苓延年益壽 | 養生知識網


 

A-A+

秋季養生 多吃茯苓延年益壽

2020年04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養生導讀:茯苓別名白茯苓、松苓。《神農本草》把茯苓列為上品,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慈禧太后將茯苓當做養生益壽要藥,不但自己食用,還將茯苓製成茯苓餅,賞賜給大臣。茯苓的益壽作用可見一斑,其藥性平和,可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那麼秋季養生怎麼吃茯苓呢?

秋季養生吃茯苓

茯苓的食用價值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與其它的滋補藥物相比,茯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藥性剛柔相濟,既有顯著的治保健功效,又不至於藥性過猛而對人體有所損傷。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茯苓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主要的醫用保健成分為茯苓聚糖和三萜類化合物,此外,它還含有麥角甾醇、樹膠、甲殼質、甾醇、卵磷脂、右旋葡萄糖、腺嘌呤、組胺酸、膽鹼、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生物活性成分。

最新發現的功效茯苓中的主要成分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能降胃酸,對消化道潰瘍有預防效果,對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有抗腫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對免疫功能進行調節,能使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加速回升,並有鎮靜的作用。

秋季養生怎麼吃茯苓?

1、茯苓開胃湯

做法: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穀麥芽各30克,鮮、干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

功效: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2、茯苓薏米粥

做法: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

功效:治小兒脾虛洩瀉,小便不利。

秋季養生吃茯苓

3、茯苓薏米餅

做法: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

功效: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陳皮薑汁茶

做法: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

功效: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5、茯苓栗子粥

做法: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調味食。

功效:茯苓補脾利濕,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6、茯苓黑魚湯

做法:茯苓10克、黑魚600克,鹽適量。黑魚宰殺後,將其清洗乾淨,加入適量清水和10個茯苓,煮沸後烙成濃湯,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腫,補虛安神,潤肌美膚。可改善脾虛濕阻,洩瀉水腫,心煩失眠等症狀。 注意:過敏者禁用。

7、茯苓麥冬粥

做法:茯苓、麥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藥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源於《聖惠方》。

功效: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粟米除煩熱。用於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乾舌燥。

秋季養生吃茯苓

8、茯苓芝麻菊花煲瘦肉

做法:茯苓、干菊花、黑芝麻,瘦肉。在鍋裡放如清水,燒開後,放入茯苓、黑芝麻、瘦肉和薑片,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然後放入菊花,再煲20分鐘,最後放入適量的鹽和其它調味料即可。

功效:有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益精血,潤腸燥的效果。

9、三米土茯苓湯

做法:準備柴魚、白茅根、茶樹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實、蜜棗、桂圓肉、土茯苓、知母肉,瘦肉。將所有材料放入12碗滾水中,煲約1個半小時便可飲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脈、降膽固醇、解毒消腫、祛濕通絡。適合家中老人家飲用一款溫和湯水。

標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