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守方治療為第一要 | 養生知識網


 

A-A+

慢性病守方治療為第一要

2020年02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臨床上很多慢性疾病是中醫治療的優勢種,中醫治療的特點是守方治療,有方還要守方。首先是認識疾病的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理特點,把握疾證候本質,在辨證的基礎上,應用緩治法,守方治療。緩治法顧名思義,一是針對疾病發病病勢、病程變化特點等是緩慢的、漸進性的慢性病,二是在因勢利導治療原則指導下,用藥輕靈,不可重劑,循序漸進,達到調節陰陽氣血、激發人體正氣、邪去正復的治療效果。筆者在診余,看到《岳美中論醫集》中記載了一段跟師學習經歷,幫助我們深刻認識治療慢性病守方為第一要,略談一二。

我在旁留心看蒲輔周先生治療慢性病,療效很好。一年以後,我請他傳授給我一些秘訣奇方,他笑了接著說:“哪裡有什麼秘訣奇方,您不是經常看到我臨證的處方嗎?”

我聽了猛然覺悟過來說:“是的,您老先生治療慢性病的處方,除掉一般的調氣理血、滋陰溫陽的幾個尋常方劑外,並未見到什麼奇方妙藥,那麼,怎麼就會有那樣多那樣高的療效呢?”

他又笑著說:“治療慢性病,除掉先認識到疾病的本質,再辨證準確、遣方恰當以外,‘守方’要算是第一要者。你曾見過一個患肺癆病的青年嗎?他五七日一來,一年未間斷,現在已經痊癒不來了。他的病是肺癆更兼脾虛洩瀉,你見到他吃的是什麼藥方嗎?”我說:“恍惚記得在一個階段中是六君子湯加味。”他說:“不錯,但不是一個階段中,而是一年中,始終堅持服那一個方,除了元旦停服藥,共服了三百六十四劑而基本痊癒了。”

我很詫異地問:“怎麼見那人五七日一來,都是欣欣然持新方而去呢?”他說:“那是應付病人要求改方的一措施,有時把方中的白朮換成扁豆、薏苡仁,有時把陳皮換成橘紅,有時把砂仁換成蔻仁等,幾個星期又換回來,歸根到底,基本上還是加味六君子湯。在一年中,培中治肺,脾胃健旺了,營養得以充足,肺癆就慢慢好轉痊癒了。十二個月治療肺癆收到全功,在療程上不算遲緩。十數日一改方,月餘一易法,蹉跎失時,一回首二三年已成過去,而病情如故,或有因雜藥濫投,更使病情加重,孰得孰失,孰遲孰速,不待辨析可以知道的。”

我自此以後,才明白了“有方”還要“守方”,對慢性病的治療,比較能掌握分寸,獲得一些成績。近年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曾見到蒲輔周老醫生治療習慣性感冒的病人,患者一觸風寒,即鼻流清涕,打噴嚏,週身漸漸惡風,翕翕發熱,兼有其他慢性疾患,在治療上,一受感冒,即礙手治其他的病。蒲老醫生決定先為他治療習慣性感冒,開玉屏風散,共量270克,碾成粗末,分作三十包,每服一包,水煎,作一日量分二次服下。一月後患者感覺好大半,又為開一料繼服。兩月後雖冒風觸寒,亦毫不再發。因回憶到我也曾用玉屏風散預防過習慣性感冒,大劑服用二三劑,服後胸悶鼻干,感冒雖暫止,五七日又復如初。常思索這裡的緣故,是不是習慣性感冒,屬於衛氣無力捍御外邪,要想改變體質,必須有量變積累才能達到質變,絕非一二劑所能收功?這裡蒲老醫生小量長期使用玉屏風散,看來雖平易,可是不細心虛心學習,是做不來的。

從中我們可以不斷地體會先賢名醫臨床用藥的各種經驗,指導著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提高臨床療效。

例如治療反覆感冒病人,臨床主要表現是每因氣候變化、感受寒涼、勞累等因素誘發出現鼻塞流清涕,咽癢痛,週身倦怠,舌質淡,舌苔白,脈象沉,臨床沒有熱象,治療以益氣固表法,方劑用玉屏風散,藥物用白朮、生黃芪、防風,一般藥量比例是1.5:1:0.5,若見便溏等脾虛明顯者,則藥物用量白朮倍生黃芪,藥物劑量宜小,白朮用量10~15克,根據患病特點,隨證加一味或二味藥,服用2~3個月,臨床療效良好。現代治療肺結核病,在專科規範系統的抗結核治療基礎上,辨證論治,運用清肺補肺斂肺等治法,譴方用藥,在相當時期內也都需要守方治療。在某種意義上說,慢性病守方治療為第一要。

標籤:【第一】【治療】、【守方】、【慢性病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