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治療三叉神經痛 | 養生知識網


 

A-A+

電針治療三叉神經痛

2020年01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獨特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是指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出現短暫、陣發性、反覆發作的電擊樣劇烈性疼痛,發作時極為痛苦。

三叉神經痛治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西醫主要採用止痛藥物、酒精封閉、電凝、手術等方法治療,不良反應較大。中醫用藥繁雜,即使就針灸而論,多為傳統取穴方法(地倉、頰車),效果也不理想。經過反覆摸索探討及臨床試驗,根據三叉神經第三支的神經走行即三叉神經第三支的下齒槽神經,經下頜孔入下頜管,並由頦孔淺出的特點,針刺下頜孔、頦孔可以治療疼痛,所以我們採用直接針刺神經的入點(下頜孔)、出點(頦孔),直接作用於三叉神經第三支的神經,達到止痛或緩解疼痛的目的,發明了針刺治療三叉神經第三支疼痛的新技術。

診斷標準

1.面頰部的陣發性疼痛,持續幾秒至幾分鐘。

2.疼痛至少有下列特點中4項:1疼痛沿三叉神經第三支散佈;2特徵為突發、劇烈、尖銳、淺表、刀刺樣或燒灼樣;3疼痛劇烈;4從扳機點觸發,或因某些日常活動誘發,如吃飯、談話、洗臉或刷牙;5發作結束後,人完全無症狀。

3.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

4.扳機點受到非有害刺激可以誘發疼痛。

5.史、軀體檢查及必要時所做特殊檢查可排除導致面痛的其他原因。

適應證

原發性三叉神經第三支疼痛患者,臨床分級為輕度、中度為佳。

禁忌證

1.過於飢餓、疲勞者禁針;

2.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者禁針;

3.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局部禁針。

操作方法

1.詳細操作步驟

(1)腧穴定位  “二孔”即解剖學的頦孔、下頜孔。1頦孔(長春二號穴位):位於下頜骨體的外側面第1、2磨牙間的下方,下頜骨體上、下緣中點的稍上方。即鼻翼下方引一條水平線,以下頜尖為中點作水平線的平行線,在口角旁向這兩條線作垂線,垂線的下1/3就是頦孔的進針點,相當於地倉穴向下垂直線與承漿穴水平連線的交點處;2下頜孔(長春一號穴位):位於下頜骨體的內側面,在口角與耳根作一連線,在同側的眉梢向這條連線作垂線,垂線的延長線與下頜骨內側緣的交點就是下頜孔的進針點,也就是下頜骨角前1.0厘米處,按之有凹陷,凹陷的內側面便是下頜孔的進針點。

(2)操作方法:1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2用75%酒精常規消毒局部;3頦孔進針時針尖朝下頜角方向,採用平刺法刺入0.8~1.0寸;下頜孔進針時針尖沿下頜骨體內側面向上直刺1.2~1.5寸;4病人有酸脹麻木,或沿神經走行方向觸電樣放散感。5醫者針下有沉澀、緊滯如入槽縫感。6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7留針期間連接G-6805-1型治療儀,用低頻連續波型,連續開關調至8~9,輸出開關調至1.0~2.0,使面部肌肉有抽動麻木感,電流強度以患者能夠忍受為度。

2.治療時間及療程

每日治療1次,每次留針3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

3.關鍵技術環節

針刺部位要準確,針刺點要到位,患者一定要產生放射性針感。

4.注意事項

(1)因孔內有神經、血管通過,所以不能提插,不能捻轉。(2)起針時應注意緩慢起針,並按壓2~3分鐘。

5.可能的意外情況及處理方案

如果出現出血,一定要按壓止血,同時用冷水冷敷以促進血凝,24小時以後,用熱水熱敷以促進血腫吸收。

不良反應

根據多年的臨床觀察,未見不良反應。

標籤:【三叉神經痛】、【治療】、【電針】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