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預防有高招 | 養生知識網


 

A-A+

心源性猝死預防有高招

2019年10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廣東清遠市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夏明凱教授介紹說,心源性猝死即已知有心臟者,或可能尚不知有心臟的人,出現急性症狀,突然意識喪失、發生迅速的、不能預料的、自然的死亡,這3個限製成分,是心源性猝死定義的關鍵要素。

那麼,目前在我國這種病的發病率究竟如何?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和預防這種疾病呢?

中老年人發病率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30-60歲男性心電圖異常占22.7%,指標高出普通人群12.4%。慈銘體檢抽取北京7家分院和上海慈銘體檢、金華慈銘體檢共166075名30歲以上男性健康數據作為主體樣本,並結合了慈銘體檢全國22家分院的年度健康匯總報告分析發現,血脂異常的男性占總樣本的34.0%,血壓增高占27.5%,血糖增高占2.5%,超重或肥胖占44.9%,心電圖異常占20.7%。其中,血脂異常、血壓增高和心電圖異常的男性占總樣本比例,分別比普通人群高出11.9%、15.4%和12.4%。

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健康管理與醫師保險專業委員會委員、留德醫學博士韓小紅女士認為,人的動脈硬化其實從嬰兒期已經開始,在出生後6個月後或45歲-75歲之間,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峰,中老年人占心源性猝死的幾率高達80%-90%。有的男性血脂異常、高血壓和心電圖異常比普通人群(所有體檢者)更嚴重,與此類人群工作和生活壓力大、應酬多,平時忽略自身健康有關。

韓小紅指出,不過動脈粥樣硬化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心腦血管事件,但在粥樣硬化的基礎上,如果出現動脈粥樣斑塊的突然破裂和血栓形成,就會導致心梗等急性事件的發生。最可怕的是血栓形成前,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她指出,平時壓力大、應酬多的中年男性,進行預測性檢查非常重要。但簡單的常規體檢有時檢測不出這類隱蔽性很強的疾病,這也是個別人體檢不久就突發心梗猝死的原因。

九成心梗可科學預防

專家認為,科學預防,九成急性心肌梗死可控制,定期體檢是預防心臟病最重要的手段。韓小紅指出,猝死大體可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兩類。其中心源性原因導致的猝死佔絕大多數,一旦發生,存活機會甚低,如不及時救治,3-5分鐘後就將死亡,它是直接危及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高血壓、高血脂、便秘、肥胖、勞累、情緒壓抑等是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導致心臟驟停的危險因素。40歲以上的人是高發人群。

對此,韓小紅建議,中老年人在常規體檢時發現高血壓、心界增大、心電圖異常等,需要有針對性地增加化驗血流變、心臟彩超和動脈檢測等深度體檢項目,以明確病因及時治療。目前慈銘2007版新體檢套餐已推出針對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的銀髮族等套餐和模塊,下一步將結合現今社會常見病特別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病(包括心梗)特點,推出和開發包括此類專門預防心梗猝死的套餐。

常預防與正確救護

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固然有其基礎病因,但還結合以下觸發因素:心電圖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電解質紊亂、過度勞累、情緒壓抑等。目前醫學對具體的病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尚無準確的預測方法。但是有部分病人可能出現猝死前症狀的變化,如胸痛加重、呼吸困難明顯、極度疲勞、甚至出現暈厥。這些病人應及時住院,加強監護。只要看到病人意識突然喪失伴以大動脈(如頸動脈和股動脈)搏動消失,有這兩個徵象的存在,則心跳驟停的診斷即可成立。

對此,韓小紅建議,關心家人和自己的健康,預防疾病關鍵在於通過早期檢查,診測疾病隱患。在飲食方面,少吃蛋黃、動物脂肪和內臟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體育鍛煉,經常散步等以增強體質,但要避免劇烈運動;此外,家人還應設法保持患者心情舒暢,避免其情緒緊張;老年人盡量避免獨居。同時提醒心臟病患者,平時應隨身攜帶急救盒,家裡備好氧氣袋,發病後立即吸氧,含化硝酸甘油,並立即呼救。

對於心源性猝死早期出現的症狀和體征更應重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治療。大約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發作過心絞痛或有過度疲勞感,典型症狀是出現持續嚴重的心前區憋悶、疼痛,沒有明顯原因的氣喘,突然不能平臥、脈搏過快過慢或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出汗、四肢發冷等。簡單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復甦術,即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如能及時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復甦。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屬不能忙於搬運,而應讓病人就地安臥,不要翻身,不要讓其說話和走動,更不要搖晃病人。如患者身邊有急救藥物,應及時幫助其服用,並迅速撥打“120”,請求急救人員來處理。

標籤:【高招】【預防】、【死】、【性猝】、【心源】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