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不是 「亞健康」 | 養生知識網


 

A-A+

「未病」不是 「亞健康」

2019年06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一、中醫典籍對“治未”的代表性論述

前賢的論述,粗分為“未先防”、“既防變”、“病癒防復/康復調護”三方面。“未病先防”又細分為未病防因、未病除因兩方面,包含了現代醫學三級預防的全部內容。

1.未病防因 即防止體內病因發生或/和外邪入侵的未病先防,為身體健康時的養生防護,或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具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賞而勿罰,予而勿奪。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訴,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素問》運氣七篇中更有眾多據當年五運六氣盛衰“司歲備物”、防治疾病的論述。

2.未病除因 即去除體內病因的未病先防,此時人的臟腑陰陽之盛衰已有偏頗,或已有邪氣內存,但尚未致人體功能活動的失常。如,《素問·刺熱論》:“肝熱病者,左頰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未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衰者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3.既病防變 即將疾病控制在局部,不使其傳變至新的臟腑和深的層次。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

4.病癒防復/康復調護 即病除而正氣大傷,和/或余邪未盡,為防止疾病復發、或保證機體康復的調護。如《素問·熱病論》:“熱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

二、未病狀態的界定

“未病”即“疾病未成”,定義應是“體內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體狀態”,即疾病前期;結合實際,未病又擴展包括了疾病復發前期、康復期、“既病防變”期,稱為特殊未病狀態。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肝病則脾處於未病狀態。

未病狀態時,人體臟腑陰陽之盛衰已有偏頗,或已有邪氣內存(內生或外來),但尚未致功能活動的失常。如一個人素體體質陰弱陽盛、有濕邪內伏,但只有發展到陰虛陽亢、濕邪阻滯脾胃時,人體才出現功能失常的疾病狀態。這種陰弱陽盛、濕邪內伏的體質狀態就是典型的未病狀態。

健康時不屬於“未病”狀態,但仍有必要防病,所以“治未病”比人體“未病”狀態所對應的範圍廣。近年提出的“亞健康”特指有乏力、頭昏沉、失眠等身心不適症狀,只是現代醫學在目前還找不到形態學異常等病理基礎。在中醫來講,有症狀則即是屬於“已病”,故亞健康不是未病。只是從望文生義、通俗易懂角度,亞健康有時可以模糊用於解釋未病。

三、體質異常———未病形成的內在基礎與診治的重要著眼點

人體未病狀態的形成無非因於內在的體質異常與外來的邪氣伏藏體內。

體質,指生命體的基本構成和結構,即構成生命體的先天陰陽五行稟賦(體質先天層次,終生難變),其後天精氣陰陽及臟腑經脈的盛衰狀態(體質後天層次,可變)。體質異常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基礎,尤其是遺傳及遺傳傾向性疾病的根本原因。目前,最多見、病死率最高、預防和治療最棘手的疾病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遺傳傾向性疾病,找出這些疾病發生前的體質異常就是對這些疾病的未病狀態的診斷,糾正其體質的異常就是最有效的治未病。

人之體質稟賦,均有不同程度的偏頗,故出生後即處於不同程度的未病狀態,宜進行終生性飲食宜忌等的健康規劃。

體質異常是內傷外感所有疾病發生的內因,更是疾病復發的內因;不同體質易感受不同的邪氣,疾病是否傳變、向何處傳變、是向寒轉化還是熱化,皆以體質為基礎。所以各種各級預防都有糾正體質異常的必要。如,濕盛肥胖者易感濕毒邪氣,素體陽虛則易感風寒,得病易寒化;素體脾虛者,不僅得肝病、即便得外感病也要注意當先實脾以防傳變,白血病化療緩解後防復發,必須糾正體質的異常。因此,未病與體質關係最為密切,體質檢測、分類、診斷、干預措施是未病診治/疾病各級預防的必備手段。

總之,人健康時不屬於“未病”狀態,但仍有必要防病,所以“治未病”比人體“未病”狀態所對應的範圍更廣。“未病”不是現代醫學的“亞健康”。

標籤:【亞健康】【不是】【未病】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