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並用有效治女性痛經 | 養生知識網


 

A-A+

針灸並用有效治女性痛經

2018年12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如若經期前後沖任二脈氣血不和,脈絡受阻,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胞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此外,情志不調、肝氣鬱結、血行受阻;寒濕之邪客於胞宮,氣血運行不暢;氣血虛弱,肝腎不足均可使胞脈不通、胞宮失養而引起痛經。針法:寒濕凝滯、氣滯血瘀者溫經散寒、化瘀止痛,針灸並用,瀉法;氣血不足者益氣養血、調補沖任,針灸並用,補法。

痛經又稱“經行腹痛”,是指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的週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較為多見。西醫學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系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異常者;後者多繼發於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質性變。痛經的發生與沖、任二脈以及胞宮的週期生理變化密切相關,與肝、腎二髒也有關聯。如若經期前後沖任二脈氣血不和,脈絡受阻,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胞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此外,情志不調、肝氣鬱結、血行受阻;寒濕之邪客於胞宮,氣血運行不暢;氣血虛弱,肝腎不足均可使胞脈不通、胞宮失養而引起痛經。

基本治療

取穴:以任脈及足太陰經腧穴為主。主穴可取關元、中極、三陰交、地機、十七椎。兼有經色紫紅或者夾有血塊,血塊下後疼痛減輕,或者脹痛明顯者加太沖;兼有腹痛,拒按,熱刺激後疼痛減輕,經血量少者加歸來;兼有腹痛綿綿不休,喜揉喜按,量少,精神萎靡,乏力者加腎俞、太溪、脾俞。

操作:針刺關元,宜用連續捻轉手法,使針感向下傳導;寒凝血瘀者針後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發作期每日治療1~2次,間歇期可隔日1次,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治療。

針法:寒濕凝滯、氣滯血瘀者溫經散寒、化瘀止痛,針灸並用,瀉法;氣血不足者益氣養血、調補沖任,針灸並用,補法。

按:關元屬任脈,通於胞宮,與足三陰經交會,針之行氣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溫經散寒、調補沖任;中極可通調沖任之氣;三陰交為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調理脾、肝、腎;地機為足太陰脾經卻穴,足太陰經循於少腹部,卻穴治血證,可調血通經止痛;次髎、十七椎均為治療痛經的經驗效穴。

經驗處方

針灸至陰穴治療痛經療效亦佳。運用本法的時間是月經前2天或痛經發作前2天。針刺深度是1~1.5分,每天針1~2次,每次留針30分鐘,每5分鐘行針1次,針治次數以月經來潮無痛為止。針治手法以捻轉為主,提插要輕。寒者加艾條懸灸,出針時按其孔。熱實者不加灸,出針時搖大針孔,讓其出血少許。

 

標籤:【女性】【痛經】【治】【有效】、【並用】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