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保健 調理6大經期不適症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養生保健 調理6大經期不適症

2018年11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每次“大姨媽”來時就夠讓女人心煩意亂了,偏偏還有一些經期不適症會纏上女人,讓女人鬱悶的要死。那麼中醫養生保健,有什麼高招能幫女人對付身體不適呢?月經時期女人應當如何調養呢?

中醫養生保健 調理6大經期不適症

對於女性來說每次月經來臨都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經期不適的痛苦總是折磨著女性同胞們。

中醫認為,經期不適主要是內外交困:鬱怒憂思、過食辛辣寒涼食物、經期受寒濕等原因,致使體內臟腑功能失職、損傷了經脈中的“沖、任”兩脈而成。因此,中醫對症給與適當的調理方法便可以逐一緩解,幫你輕鬆度過佳期。

經期不適No.1:腰痛

大多數女性在經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現象,這多是因為體弱,肝腎不足,寒氣鬱積所致。當時感覺腰部如繩纏一樣又緊又痛,到了後期逐漸減輕。

調理方法1:熱敷

仰臥,以熱濕毛巾(以不滴水為度)墊於腰間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熱水袋,熱敷約10分鐘,然後分別在腰兩側熱敷10分鐘

調理方法2:按摩

1.掌壓腰骶部:俯臥,雙掌重疊壓在疼處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為度。一呼一吸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雙手搓熱掌心後分別貼於後腰部,並上下按摩5次,摩至局部溫熱為止,但掌心仍需貼在腰部3分鐘。做時動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識的引導下逐步將動作和呼吸配合協調。

3.揉筋結:用拇指指腹仔細在腰、骶部觸摸,如發現有壓痛的硬結時,則以指腹壓其上,揉1分鐘。

提示:經期不要用力捶打腰背,腰背部受捶打後,會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過長,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厲害。

日常護理:

1.避寒濕,注意保暖,特別是在冬春寒濕季節,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盡量避免淋雨受寒,或睡在通風處。

2.久坐、久站工作的女性,要適當活動一下腰部,使腰肌解除緊張,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3.避免過多食用生冷寒濕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飲冰凍的飲料,對於性寒的水果,例如西瓜,不宜一次吃太多。

調理小偏方:益母草煮蛋

益母草30克、雞蛋2只,加水適量同煲。蛋熟後去殼,再煲20分鐘,吃蛋飲湯。每天或隔天1次。此方用於經前後腰部疼痛。

經期不適No.2:腹痛

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如果精血素來虧虛,就會導致婦科器官氣血運行不暢,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以及墜痛和冷痛現象,隨著月經結束會自然消失。

調理方法1:健腹操

1.仰臥,雙膝稍屈起,做腹式呼吸2次。每天堅持2~3次。

2.仰臥,左右兩腿輪流提腿、屈膝2次,屈膝時膝蓋盡量接觸到下頜,每天做3次。

3.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每天堅持6次。

4.直立,腳跟提起,再放下。腳跟提起時如穿高跟鞋一樣,腳跟放下時如穿平底鞋一樣,每天做6次。

提示:以上活動對於改善盆腔血液循環、緩解經期小腹疼痛有幫助。

調理方法2:局部按摩

先把兩手掌心搓熱貼於小腹部,作順時針方向揉摩。然後,雙手掌心分別放在兩側肋部,向小腹方向斜擦。兩手掌根移動到腰部,用力做上下擦動。以上三處各揉動一分鐘,以感到局部酸脹、有溫熱感為佳。

提示:這種按摩可起到溫中散寒、調和氣血、解痙止痛的作用。

調理方法3:熱敷

取中藥白芷 15克、香附 1克、當歸 2克、紅花 1克,切碎後加醋 1毫升拌勻,文火炒熱後用布包好,放在下腹部熱敷。

提示:此方用於月經來潮前 1~3天 ,每日熱敷 2~4次 ,直至月經完畢 ,下次仍以此法外敷 ,1~3個月經週期後可以見效。

調理小偏方:茴香酒

取小茴香、青皮各15克洗淨,在250克黃酒中浸泡3天,即可飲用。每次飲15~30克,每日2次,如果不能喝酒,可用醋代替。可以疏肝理氣,對經期提前、小腹脹痛等症有緩解作用。

經期不適No.3:牙痛

一般在月經來潮前一周左右開始出現,多因為肝火旺盛所致,疼痛呈一次性發作,遇冷熱刺激時疼痛加重,有的還伴有牙齦充血、腫脹等症狀。

調理方法1:足部按摩

1.上下顎:反射區在雙腳腳背大拇趾關節處,關節上方是上顎,下方是下顎。按摩時由外側往內側扣按。

2.上身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內側,踝關節上方,用手觸摸時有凹陷的感覺。從外側往內側方向推按。

日常護理:

1.用溫水刷牙、漱口。日常刷牙、漱口用水的溫度應接近似體溫。

2.日常飲食的溫度不要太高, 不宜常吃堅硬、乾硬、粗糙及生冷食物,同時避免吃辛辣的食物。

3.平時多使用含氟牙膏。宜用柔軟的牙刷。

4.平時多做上下齒的叩動。

調理小偏方:冰塊壓虎口

用冰塊搓摩拇指與食指相連的“虎口”地帶,並將冰塊壓在此部位5~7分鐘。這種摩擦法能緩解50%的疼痛,適合在經前使用。

經期不適No.4:關節疼痛

經期出現關節疼痛,多因寒氣凝結在經脈所致,以膝關節最為常見。一般於經前一周左右開始,走路時加重,休息後減輕;伸膝(如下樓梯)時明顯,屈膝時消失。月經結束後,膝關節疼痛會逐漸減緩至消失。

調理方法1:外敷

將粗鹽炒熱後,用紗布包裹,敷在疼痛的關節處,並在痛的關節部位來回推熨。每次10分鐘,一天兩次。

日常護理:

1.飲食以清淡少鹽、富於營養、容易消化為宜。

2.適當進行一些運動,如散步、瑜伽

3.經期間適當穿高跟鞋。因為穿高跟鞋會促使人體的重心前移,為了保持平衡,就必然將膝蓋略微屈曲,這時膝關節內的間隙變大,受壓減少,可使疼痛減輕。

調理小偏方:紅花山楂酒

取紅花15克、山楂30克,在250克白酒中浸泡1周。每天喝一小杯,可以活血、化瘀,減輕疼痛。

經期不適No.5:乳房脹痛

月經前後或經期間,經脈中氣血充盛,容易擠壓乳腺脈絡,出現乳房脹滿疼痛,或乳頭癢痛,甚至不能接觸內衣。

調理方法:熱敷

1.蓖麻油敷胸。將沾滿蓖麻油的棉布敷在乳房上,再蓋一層塑膠薄膜,放上熱敷袋,調至你能忍受的熱度,敷一小時即可。

2.蒲公英敷臍。取蒲公英、當歸、白芷、薄荷各10克,紫花地丁、黃各6克,麝香1克。 各藥研成細末混勻,用酒精清洗肚臍後填塞藥粉,包好,3天換一次藥,8次為一療程,3個療程後效果非常明顯。不過,月經過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

日常護理:

1.攝取低脂高纖的飲食,如穀類(全麥)、蔬菜及豆類的纖維。

2.每天沐浴時按摩乳房。可使過量流失的體液再回到淋巴系統。

3.少吃鹽。高鹽的食物易使乳房脹大,月經來前的7~10天尤應避免這類食物。

4.防止肥胖。對於過度肥胖的女性,減輕體重將有助於緩解乳房腫痛。

5.遠離咖啡。你必須全面戒掉咖啡,也就是要對汽水、巧克力、冰淇淋、茶以及含咖啡因的止痛藥等完全死心。

調理小偏方:生麥芽飲

生麥芽200克放入砂鍋內,加水300毫升,煮沸後用文火煎煮20分鐘,濾出藥液即可服用。每次經前3天連服3劑。中醫認為,經前乳房脹痛由肝氣鬱結、疏洩失常所致,生麥芽有健脾消食、疏肝解郁的作用。

經期不適No.6:水腫

大部分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出現水腫,這多因為脾虛或腎虛,不能運化水分,導致體內水分滯留。

調理方法1:按摩

1.按摩小腿。雙手從腳踝到膝蓋向上,輕捏按摩。然後將雙手放在小腿肚處,由小腿外側往內側不停地捏拿,同樣的動作再由內往外按摩。可以加快小腿血液循環,幫助排出腿部滯留的水分,消除水腫。

2.穴位按摩。取天樞穴(肚臍左右外側兩指寬處)、水分穴(肚臍上方一指寬處)、關元穴(肚臍下方三指寬處),將中指放在穴道上,吐氣靜壓,以自己可以接受的力量,反覆按壓數次。

調理方法2:攝取維生素E、B

1.維生素E幫助血液循環。血液循環不好,就容易引起浮腫,攝取維生素E可幫助加速血液循環、預防腿部肌肉鬆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杏仁、花生、小麥胚芽等。

2.維生素B加速新陳代謝。維生素B1可以將糖分轉化為能量,而B2可以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所以水腫時要多吃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冬菇、芝麻、豆腐、花生、菠菜等。

日常護理:

1.經期前忌食鹹食。因為鹹食會留住體內的水分,易於出現水腫現象,所以在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

2.經期可吃些利水的食物,幫助身體排水,如車前子、綠豆、冬瓜湯等。

3.禁酒。酒精會加重經期水腫問題。如果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2杯。

4.勿使用利尿劑。許多女性認為利尿劑能減輕月經的腫脹不適,但利尿劑會將重要的礦物質連同水分,一起排出體外,對身體不利。

調理小偏方:紅豆湯:

用小火煮紅豆湯,熬到湯的份量只有原來清水的一半即可飲用。每日1次,7天為一療程。紅豆可以除濕、利尿,對臉部、腳部浮腫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中醫保健把握月經四時期 讓你面色紅潤氣血足

第一階段:月經期(月經來潮的5—7天)

“通則不痛,通則不痛”,很多女性之所有有痛經的習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氣血瘀滯所導致。而在女性月經期間經血是否能夠順利的排出,也與日後的身體健康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要確保經血順暢排出,在這個時候就應該以”暖”為主。

這個時候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外,同時在日常的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一些生冷的食物。特別是一些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多吃,否則會造成經血過多,從而導致貧血情況的產生。如果在這個時候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容易導致經血產生凝血、滯血的情況。

第二階段:陰長期(月經結束後7—10天)

一般到了這個階段經血已經完全排出,但這個時候陰血處於一個虧虛的狀態,在中醫上我們把這稱之為“陰長期”。在這個階段,要注意滋補腎臟,這樣才能使陰血逐漸充足,並且為下一次的月經做好充分的準備。

但是在這個時候還需要注意兩點:

1、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熬夜,特別是避免徹夜熬夜,不然會影響到陰血的補充,並且還會消耗陰血。

2、雖然說經血已經排出,但這個時候依舊不能貪涼,更不能隨便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如果此時隨意吃寒涼食物、經常熬夜,輕則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及月經紊亂,重則影響孕育。

專家提醒,這個時候女性不妨多吃一些具有滋陰養血的食物以及一些藥物,比如女貞子、桑葚子、枸杞、當歸等。但如果脾胃功能不好的女性,則不適宜吃這些具有滋補功效的食物,但在這個也可以吃一些具有健脾開胃的食物以及藥物,比如砂仁、陳皮等。

第三階段:排卵期(兩次月經中間的3—5天)

在古代醫書中有記載,女性在每個月裡面總有一天會感覺到身體發熱,並且同時還伴有較多的透明、拉絲狀白帶綿綿而下,這代表身體正在為懷孕做準備。這個時候體內陰氣也不斷上漲,並且逐漸進入由陰轉陽的過程,這個時候的女性有著較強的性衝動。

到了這個時候最為不應該的就是激動地情緒,最好能保持情緒的穩定。由於排卵的時間較短,也就兩三天的時間,因此有懷孕打算的女性朋友可以在這兩三天的時間裡安排性行為。與此同時還要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加有利於受孕的成功率。在飲食上,可以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再添加一些具有溫陽活血的藥物,比如荊芥、丹參、肉桂等,這些藥物都能有效的促進排卵。

第四個階段:陽長期(排卵後至下次月經來潮前的5—7天)

到了這個階段,由於女性子宮內陰血旺盛,因此正是個受孕的最好時間段。但在這個時候女性最好是不要受涼,對於一些溫度低的食物也不要吃。特別是對於一些本身就含有寒性的食物更是不能多吃,最好是不吃,比如梨、葡萄、山竹、西瓜等。

很多女性朋友歲數不大,但外表看上去卻比同齡人要蒼老很多,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在月經期間沒有做好護理工作所導致。並且專家提醒,在月經期間最好不要進行性行為,以免引起各種疾病的產生。

中醫治療經期疼痛的方法

經期疼痛是女性朋友們中常見的一種現象,腹痛、腰痛是婦女在經期常出現的不適症狀,其實除腹痛、腰痛外,有的女性在月經前後還會出現一些較為特殊的“痛症”,比如經行關節痛、經行脅痛、經前腹痛等,那麼這幾類經期痛疼用中醫該如何治療呢?

經行關節痛

行經時週身骨節疼痛。藥用烏藥、川芎、白芷、陳皮、枳殼各10g,乾薑、甘草各7g,僵蟲、麻黃各6g,生薑3片,蔥白1莖,水煎溫服,每日1劑,連服6劑。

經行脅痛

行經時兩脅作痛,甚至脅內有塊,疼痛不已,經血紫暗,當理氣活血化瘀。取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各15g,元胡5g,沉香10g,水煎服,每日1劑。每次行經前5日開始服用,行經時停服。

經前腹痛

經前腹痛多系寒凝血滯,常表現為少腹冷痛異常,宜服溫裡活血化瘀方劑。取當歸尾、川芎、赤芍、丹皮、制香附各12g,元胡5g,生地10g,紅花、桃仁各4g,水煎服,每日1劑。每次行經前7日開始服用,行經時停服。

經後腹痛

行經之後腹痛多系血虛夾滯所致,宜補虛通滯。藥用黨參、白朮、醋香附、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生地各12g,炙甘草8g,木香3g,青皮10g,生薑2g,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

提示:為了減少經期疼痛現象,除了用以上藥方治療外,還應保持外陰部清潔;避免受濕受涼;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勞;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飲酒。要多飲開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暢。遇到月經不正常時,要及時找醫院檢查,對症治療。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每個女人都不可忽視經期保健,做好經期的調理工作不僅是讓特殊的日子過的舒服,更直接關係到女人的健康!

 

 

 

標籤:【中醫養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