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身體不適的五個信號 | 養生知識網


 

A-A+

運動中身體不適的五個信號

2018年07月11日 戶外活動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養生導讀:通過運動而健身,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雖然運動健身無需質疑,但在運動過程中,也必須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一味追求運動量卻不顧身體發出的信號,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運動中身體不適的五個信號,你瞭解嗎?

一、有氧舞蹈時,小腿抽筋、關節喀喀作響。

運動時的抽筋,就像一把錐子勾進肉般難以忍受。專家表示,暖身不夠是常見的原因。或者因為身體電解質不平衡,也會導致抽筋。血液循環較差的人,也有此風險。例如游泳池的溫度過低,末梢神經不好的人就很容易抽筋。

建議:當下應停止運動,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飲料,輕輕按摩抽筋部位,切勿硬扳,以防受傷。

此外,有些人腳部常感覺“卡卡的”,甚至運動時膝蓋出現聲音。主要原因為關節周邊的肌肉,力量分佈不平均,髕骨構造側傾,或腸脛帶(Iliotibialband)過度緊繃,活動時導致摩擦所致。但只要不痛或沒有紅腫,並無大礙。若痛感加劇,應立即就診。

二、運動完,肌肉疼痛。

肌肉酸痛,主要因為肌肉出現微小損傷,或是遲發性肌肉酸痛,俗稱鐵腿,皆屬正常現象,隔天應會好轉。但事實上愛運動的族群,尤其是年輕族群,常遵循“痛才有收穫”的觀念,不小心就過度運動,造成肌肉傷害。

“漸進負載”,是運動很重要的原則。酸痛可以接受,但如果隔天仍未消失,則代表前一天的運動強度與份量,已經過多。

建議:冰敷、按摩等方法皆有效,但也可考慮隔天再從事同種運動,只是把強度降低,也會有效舒緩酸痛。

肌肉疼痛

三、跑步時腹部絞痛。

運動時會感覺肚子痛,一般在醫學上被認為可能是橫隔膜抽筋,常發生在跑步者身上。究竟什麼原因導致這個現象,目前仍眾說紛紜。比較具有共識的說法為血液含氧量不足、核心肌群無力。呼吸不順暢、飯後立即運動,甚至缺水,也有可能導致短暫腹痛。

通常腹痛發生時間短暫,建議當下先停止運動,進行緩慢且深長的呼吸,並輕柔地用掌心按摩疼痛部位,放鬆橫膈膜,疼痛感應會漸減。

建議:預防腹痛發生,除了平日加強腹部肌群的訓練,提升核心力量,運動前適度的伸展暖身也很重要。此外,建議正餐後約兩小時再運動,讓食物盡量完全消化,可降低腹痛發生的機率。

如果腹痛過於劇烈,或疼痛部位為下腹部或鼠蹊部,甚至男性感到睪丸疼痛,很可能是運動型疝氣,國內外不少運動員常見此,建議及早就診,以免引起其他併發症。

四、運動時放屁。

運動時最令人難以啟齒的困擾之一,應為放屁莫屬。有時候情況輕微,為短暫的脹氣現象,偷偷放幾下沒人會發現。但萬一每次運動,都像連環炮怎麼辦?

運動有助於腸胃蠕動,有些姿勢例如仰臥起坐等等,會擠壓到腸胃,導致排氣,有時還會打嗝,但這些均屬正常反應,幫助身體將多餘的氣體排出來,不需太過憂心。如果頻率過高,造成生活困擾,應是本身腸胃蠕動功能不良,體內容易滯留氣體,當運動加速腸胃蠕動,或腹壓增加時,就會引發一連串的放屁。

建議:不要怕排氣,應該盡量多走動,一天走個5000步,也有助於改善腸胃蠕動,減少氣體堆積,排氣情形就會改善。

而容易引起腹脹的食物,例如地瓜、芋頭、汽水與豆類食品等,容易引起排氣,運動前應盡量避免食用。

 

運動

五、跑到一半,天旋地轉。

原因可能有兩種:吃得不夠或換氣方式錯誤。常看到許多減肥的女性,在運動時頭暈甚至昏倒,最後發現她們吃的太少。

運動時血糖會慢慢下降,若脂肪酸還來不及變成能量時,就會產生頭暈現象,尤其糖尿患者,血糖調控並不穩定,建議運動前一定要吃點東西。

此外,運動時憋氣,尤其是重訓時,會形成努責現象,此時內臟壓力上升,血壓飆高,靜脈回流變差,產生頭暈。

但過度換氣也會有問題,曾有學員鍛練肌肉時,手臂出現嚴重痙攣,送醫診斷後發現因為過度換氣,二氧化碳不斷被排出,血液裡氧氣濃度過高,身體酸鹼度不平衡,造成肌肉不正常反應。

建議:有氧運動時,建議用鼻子吸氣,再噘著嘴慢慢吐氣;肌力訓練用力時吐氣,放鬆時吸氣。

 

標籤:【運動中】、【身體】【不適】【五個】【信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