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嬰幼兒營養 | 養生知識網


 

A-A+

談談嬰幼兒營養

2019年07月15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營養是保證小兒正常發育和身心健康的物質基礎,兒童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高於成人,因為嬰兒的體格及腦組織都是一生發育速度最快的年齡階段,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及其他各種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即便是短暫的營養失衡都會對兒童體格發育造成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還關係到兒童的神經、精神和智力發育,所以營養又有其特殊意義,必須予以重視。

對嬰兒而言,最好的餵養方式應當為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中含有的各種營養素都是其他乳類所不具備的,儘管現在許多品牌的奶粉都經嚴格配方,強化了牛乳中所缺乏的成份在內,但其質仍不及母乳優,其量不及母乳足,營養素之間的配比不及母乳恰當。選擇母乳餵養,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增加免疫力,促進母子身心健康等方面有著任何食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母乳餵養與人工餵養均應從嬰兒4個月或6個月就要添加輔助食品,除繼續保持吃母乳、牛奶以外,根據年齡選擇適宜的食品逐漸添加。如果加輔食過晚,嬰兒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就越差。掌握增加輔食的原則為“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用勺餵養”。在添加輔食過程中,應觀察兒童體重增長、精神狀況及大便消化情況,出現異常問題及時調整。

4個月以後的嬰兒已能分泌澱粉酶,能對穀類食物消化,所以添加的種類首選為米粉或爛飯、稀粥等。適應一周後就可添加少量蛋黃,並逐步過度到吃全蛋。6~7個月以後的兒童每天一個雞蛋足可。除外每天應給適量的新鮮蔬菜,可加工成菜泥、菜沫以補充維生素。蔬菜的選擇應以綠色、橙色為最理想,不但含維生素豐富,還含有胡蘿蔔素,對兒童腦及視力發育極為有利,如紅蘿蔔、南瓜、西紅柿、菠菜、芹菜、黃瓜等。除外,還應給適量的時令水果,切忌不能用“藥片”代替維生素,也不宜以水果代替蔬菜,因為蔬菜中除了含維生素外,還含有膳食纖維,避免大便乾燥。不管水果還是蔬菜都應經常變換花樣,因為嬰兒很小曾接觸到的味道長大以後會自然接受,未曾接受到的味道,到8~9個月甚至更大之後都難以適應,久之會造成偏食。

6~7個月的嬰兒有一定的消化功能,但這個年齡仍處於生理性貧血階段,生長發育速度又很快,必須依靠部分動物食品補充適量的鐵和優質蛋白質,以滿足體內造血和快速生長的需求,所以每天都應給予一定量的肉類,如雞肉泥、豬肉泥、肝泥、肉沫等。動物內臟(肝、心、血)及海產品(魚、蝦、貝類),不但含蛋白質、鐵、鋅、維生素A、D豐富,同時還含有較豐富的DHA即腦黃金,是嬰兒腦神經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必須營養素,對促進嬰兒智力發育極為有利。動物食品中的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豆腐、豆漿等黃豆製品是質優價廉的優質食品,含鈣量極其豐富,在膳食搭配中每天應予以補充。

7~8個月的嬰兒體重、身高都有很大增長,活動量也逐漸加大,牙齒已開始萌出2~3顆,已具備很好的咀嚼能力,此時應給他一點固體的較硬的食物如餅乾、饅頭乾等,讓他自己拿著吃,既促進精細動作發展,又鍛煉咀嚼肌的發育和促進牙齒的萌出。

9個月以後的嬰兒已具備較強的消化能力,給予的食物不要太爛、太碎了,太細的食物容易造成咀嚼障礙。9個月之後的母乳稱末期乳,其母乳中各種營養素含量都下降,只有70%~80%的水份在內,所以在斷母乳前應讓嬰兒喝配方奶粉或牛奶,並為斷母乳做準備。正常嬰兒每天都應給予一定量的牛奶,以500ml左右為宜,包括年齡大的兒童在內,應把牛奶作為人生中終生需要的營養食品。年長兒每天可飲250ml。

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食品的花樣、種類也應逐漸增加,1歲多的兒童就應練習自己吃飯以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在飲食安排上盡量做到“平衡膳食”,即每天應有定量的奶、蛋或魚蝦或肉,以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食品應搭配合理,過多則增加腎臟負擔,影響鈣吸收;過少則影響生長發育。每天還應給少量的豆腐或豆製品,既滿足植物蛋白又滿足鈣及礦物質的需求;定量的糧食滿足熱量需要;多種蔬菜水果滿足維生素的需求。食品花樣每天能達到10~15種最為理想,力求做到葷素搭配、甜鹹搭配、主輔搭配。

標籤:【營養】【嬰幼兒】、【談談】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