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鵝口瘡的治療及預防秘笈 | 養生知識網


 

A-A+

寶寶鵝口瘡的治療及預防秘笈

2018年08月01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鵝口瘡是小兒常見的口腔疾病鵝口瘡為兒童帶來困擾,常導致無法進食,疼痛。那麼,鵝口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鵝口瘡?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育兒知識,解讀鵝口瘡的注意事項。

鵝口瘡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這種疾病因為常常在口腔裡發生白色的假膜,有時這種假膜白得像一片雪一樣。所以稱為雪口。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裡也常可發現,但並不致。那麼,引起鵝口瘡的原因有哪些呢?

1.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牙床可能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黴菌乘虛而入,並大量繁殖,引起鵝口瘡。

鵝口瘡的表現

1.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顎或唇內粘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顎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出現呼吸、吞嚥困難,少數可並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鵝口瘡應該如何預防

1.產婦有陰道黴菌病的要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2.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乾淨後再蒸10~15分鐘。

3.哺乳期的母親在餵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4.對於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盡量和家長的分開,並定期消毒;

5.幼兒應經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

6.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的嬰幼兒,用具一定要分開,不可混用;

7.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鵝口瘡治療前得注意事項

1、用弱鹼性溶液,如2%~5%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洗,塗擦冰硼油(中藥冰硼散做成糊狀蜜劑)、制黴菌素混懸劑等效果良好。

2、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C。

3、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

中西醫結合治療鵝口瘡

1.心脾積熱

(1)臨床表現:唇頰內側、舌面、上顎等處育黃豆或綠豆大小的黃白色潰瘍點,呈圓型或橢圓型,周圍黏膜鮮紅,潰點數目較多,一般為6 -10個,疼痛,尤以進食時為甚;頭痛、口渴、小便赤,舌質紅,脈滑教、本病多因積

熱、虛火而致,用藥宜清熱瀉火、滋陰降火,多用燈芯、竹葉、木通、山桅子、生地、黃柏、丹皮、麥冬,並配合外用藥。

(2)主證:白屑見於頰黏膜或舌面等,其周圍紅色,可波及口唇、牙齦、軟顎。煩躁不安,哭鬧,流涎,拒食,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赤、苔黃,脈數,指紋紫滯,

( 3)治法:清熱瀉火,解心脾積熱。

( 4)方藥:清熱瀉脾飲加減(本方為鵝口瘡常用方劑】。黃芩5克,黃連3克,燈芯2扎,梔子6克,石膏12克,生地8克,赤茯芩10克,甘草2克

( 5)方解:黃連、山梔清心瀉火:黃芩、石膏瀉脾胃鬱熱;生地涼血滋陰以制火;赤茯芩、燈芯引熱下行諸藥合用,積熱瀉除,火不上薰。

( 6)加減:發熱加銀花10克、連翹10克,清熱解毒;便秘加大黃6克,通便瀉火;小便短赤加木通10克,清熱導赤;口渴加天花粉10克、葛根15克,生律止渴。

(7)典型病例:黃某,女,8個月,發熱2天,口腔左頰黏膜及下牙齦見白色乳狀白屑1天,煩躁不安,拒乳,流涎,大便結,小便黃,舌紅苔薄黃,指紋紫滯。診為鵝口瘡(心脾積熱型),給予黃芩6克、黃連3克、燈芯3克、竹葉6克、麥冬6克、銀728克、白芍10克、 生地8克、布渣口fio克、蒲公英10克、甘草3克連服3劑,加維生素B21片,每日3次,白屑明顯減少,熱退。

2.虛火上浮

(1)臨床表現:口腔黏膜潰爛如黃豆大或綠豆大,表面灰白.周圍色淡紅,潰點1~2個,經常反覆發作,飲食刺激時疼痛,舌質紅嫩,苔少,脈慮細。

(2)主證:口腔白屬散在,周圍焮紅不明顯,或口舌糜爛,顴紅,手足心熱,口乾不欲飲。低熱,食慾不振,大便或溏,小便赤,舌光少苔,脈細數無力。

(3) 治法:滋陰潛陽,引火歸原。

(4)方藥:六昧地黃丸加肉桂:熟地10克,山萸肉6克,准山藥10克,茯苓10克,澤瀉6克,丹皮6克,肉桂3克(煎服)。

(5)方解:熟地養血補腎,益陰填精;山萸肉滋陰補腎,固澀精氣;准山藥健脾補氣,茯苓、澤瀉滲虛,導火下引;丹皮涼血退熱;肉桂納氣,引火歸原。

(6)加減:白屑色淡紅,面白神疲、納呆便溏,可用黃柏6克、白朮8克、扁豆10克;白屑較多、吮乳困難加蒲公英30克。

(7)典型病例:余某,男,9個月,因發熱,口流涎,胃口不好就診,見其下唇白屑散在,周圍微紅不明顯,於足心熱,體溫38℃,舌質紅光,少苔、脈細數,診為鵝口瘡(虛火上浮型)。給予熟地10克、山萸肉6克、澤瀉6克、丹皮6克、茯苓10克~淮山藥10克、知母6克、黃柏5克、甘草5克。日服1劑,連服3劑,白屑明顯減少,再給予上方去黃柏、熟地,加谷芽12克、布渣葉12克,2劑而愈。

3. 西醫治療

(1)用1%龍膽紫或10%硼砂甘油外攥,或用冰硼散、雙料喉風散、西瓜霜等外搽局部。

(2)必要時口服制黴素及維生素B2。

鵝口瘡治療後注意事項

1 .推拿治療小兒鵝口瘡,每日1~2次。

2.注意小兒口腔衛生,保證足夠營養,補充含維生素B、C的食物,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3. 注意糾正孩子張口睡眠的不良習慣,避免因張口呼吸使口腔黏膜乾燥而引起損傷。

4.不要讓孩子吃過燙、過鹹、過硬的食物,以免損傷口腔黏膜。

5.勤餵水,進流食,飲料宜溫涼。多飲水,可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口腔內細菌感染。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寶寶鵝口瘡也和新媽媽的壓力等因素有關,因此媽媽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預防寶寶鵝口瘡的發生。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有關寶寶鵝口瘡的相關事宜要牢記,也許對您會有幫助。

 

 

標籤:【寶寶鵝口瘡】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