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什麼 8清涼美食去熱防火又清補 | 養生知識網


 

A-A+

三伏天吃什麼 8清涼美食去熱防火又清補

2016年07月2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30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2012三伏天正當時,天氣炎熱,燥熱難耐。那麼三伏天養生要怎麼樣做呢?三伏天吃什麼?下面小編推薦8種美食,三伏天養生效果非常好哦!

三伏天吃什麼 8清涼美食去熱防火

夏季如何養生?三伏天,讓很多人都沒了胃口,夏季養生吃得對,胃口就好,能防酷暑;吃不對,則越吃越沒勁兒,不利於健康。其實,夏天的飲食以清補為主,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下面為您推薦食中“八寶”,非常適合伏天清補。

第一菜:黃瓜

推薦理由: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濕,暑濕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

第一鮮:鯉魚

推薦理由: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第一菌:木耳

推薦理由: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夏天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慾之效。

第一肉:鴨肉

推薦理由:四季之中,鴨肉特別適合夏季食用,俗話說得好:“防苦夏多吃鴨。”鴨肉富含人體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治疾病。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第一谷:薏米

推薦理由:薏米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濕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濕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第一粥:綠豆粥

推薦理由:綠豆有“食中佳品,濟世食谷”之美稱。在炎炎夏日,綠豆粥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粥。綠豆亦食亦藥,可用以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等。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藥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牙齦腫痛等症狀。

第一飲:酸梅湯

推薦理由: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本草綱目》記載:“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第一瓜:西瓜

推薦理由:我國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

三伏天到了 祛暑去熱火有高招

三伏天了,吃的對可以達到食補的功效,吃不對往往會造成胃腸不適,中醫認為炎炎夏日“多酸多甘、補氣去火、多果蔬”是夏季食補的重要原則。

1、多酸多甘。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2、補氣去火。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3、新鮮乾淨。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胡蘿蔔、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4、補水養生。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5、特別提醒: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天至少應補充水分5000cc左右,補充食鹽15~25克以上(食物中含的鹽在內)。補充的方法可以經常喝點鹽開水,每500克水中加食鹽1克左右為宜。還可以喝鹽茶水、鹹綠豆湯、鹹菜湯和含鹽汽水等等。這樣既可消暑解渴,又能及時補充必須的食鹽。飲水原則是多次少量,每次飲一兩茶杯為好,不要喝得過多過快,這樣可減少汗液排出,有利於增加飲食。 為了保護高溫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飲食與營養原則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平衡膳食,總熱量應較一般工人高出15%左右,在每日的膳食中應有一定比例的營養價值較高的動物或豆類蛋白。對高溫作業人員的維生素供給,首先應補充維生素B1、B2、C等水溶性維生素。高溫作業人員要盡可能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瓜果,可以預防某些維生素缺乏

三伏天要預防哪些疾病

三伏,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外界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人體出汗多,消耗大,睡眠及飲食減少,免疫力下降,因而成為體弱多病者及老年人的關坎。

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陽氣鼎盛之際,一些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人,在高溫環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須注意不要在太陽下暴曬,烈日當頂時不宜出門,勿做劇烈的運動,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應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中暑先兆,應速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人丹或十滴水。遇有體弱多病者及老年人中暑,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防受涼

在酷暑難當的夏天,人體毛孔開放,汗出不斷,陽氣大洩,衛外不固,風寒之邪極易乘虛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陽暑”,也要防“陰暑”。古人講,“夏不欲窮涼”,過度貪涼可致“熱傷風”,而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受寒後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貪涼飲冷和貪涼露宿以及過吹穿堂風。淋雨後要及時更衣,注意保暖。電風扇不可開得過大、過猛或對人直吹,冷氣調溫不可過低,室內外溫差不可過大,老年人不宜長時間生活在冷氣環境中。夜晚睡眠時,應關上電風扇和冷氣機,並蓋好腹部。

防傷濕

三伏正值古稱長夏季節,此時降雨不斷,水分上騰,潮濕充斥,空氣濕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濕易傷脾,且易與暑熱相兼為患。濕熱交蒸,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不適、四肢無力、食慾不振;濕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此時要格外注意飲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並注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三伏”需防“熱中風”

三伏天氣溫高,人體以較多的出汗來散發熱量,故體內易缺水。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對外環境的變化適應性差,應激性和耐受力也低,而其體內水分比年輕人少l/3,對口渴的反應比較遲鈍,如得不到水分的及時補充,缺水將更加嚴重,最易“脫水”。脫水的後果是血液粘稠,這對原來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病等的老年人無異於“火上加油”,使流向大腦的血流受阻變緩,發生中風的幾率自然增高。也有文獻報道,除氣溫原因外,較低的氣壓也是誘發中風的因素。

預防“熱中風”,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原發病的防與治

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是引起中風的根源(據統計,90%以上的中風者患有高血壓),此類病人三伏天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相應藥物。

2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老年人不渴也要定時飲水,出汗多時,應喝淡鹽開水,以補充因出汗而丟失的鹽分。

3注意中風先兆

有中風史者,家屬要密切注意其表現,如頭昏、頭痛、渾身麻木酸軟、頻頻呵欠、出鼻血等,都是中風前兆。一旦出現,要立即臥床,保持安靜,避免緊張慌亂,盡快就近就醫。必須搬動時,要防止頭頸扭曲和晃動,頭要偏向一側,以防嘔吐而窒息。

4防暑降溫要適中

烈日當頭,最好不要外出。必須出門,要戴帽以防太陽對頭部的直射。鍛煉身體應選擇陰涼通風處。要注意室溫應保持在25℃~28℃,特別是空調居室,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驟冷驟熱最易誘發中風。飲食宜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早晚吃一兩碗綠豆稀飯。家中儲備一些必要的防暑藥物及自身相關病症的控制和急救藥物。

總結:要想安然度過三伏天,多吃以上盤點的這些食物是非常好的,可以清熱去火防中暑,大家趕快試試吧!

標籤:【夏季養生】【三伏天養生】【夏季如何養生】【三伏天吃什麼】【2012年】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