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必備 冬季巧食海鮮遠離這些不宜事項 | 養生知識網

 

A-A+

吃貨必備 冬季巧食海鮮遠離這些不宜事項

2015年08月0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吃海鮮,因為海鮮的味道鮮嫩美味,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大家知道嗎?海鮮是不可以亂吃的,尤其是在冬季,吃海鮮一定要注意小心,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關於吃海鮮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一些禁忌,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沒注意過的事情吧。

生猛海鮮不宜生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鮮類食品已經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品了。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生吃生猛海鮮卻成了很多人的一種流行趨勢,但這樣的食用方式是不科學的。

因為在所有的生猛海鮮類食品中,幾乎都有寄生蟲和各種原體,例如華支睪吸蟲、肺吸蟲等。這些蟲體的幼蟲常常寄生在魚、蝦、蟹等體內,人在吃了這些被污染的海鮮食品後,這些幼蟲就會穿過人的腸胃壁進入血管或淋巴,並會隨血液流到全身,主要聚集在肺部或肝臟,有的還會聚集在腦部,引起相應的症。所以在吃海鮮的時候,最好還是煮熟後吃。

細節提醒

水產品在養殖過程中也容易滋生細菌,產生有毒的治病菌,而且如果養殖水域受到污染,水產品無疑也會受到感染。而這樣的食品如果生吃或半生食用,病菌極易對人體造成危害。

冬季吃海鮮謹記四忌

1.關節炎患者忌多吃海鮮

海參、海魚、海帶、海菜等海產品中,含有較多的尿酸,被人體吸收後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2.海鮮不宜下啤酒

食用海鮮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關節和軟組織發炎。痛風發作時,不但被侵犯的關節紅腫熱痛,甚至會此起全身高熱,狀似敗血症。久而久之,患部分關節逐漸被破壞,甚至還會引起腎結石和尿毒症。

3.海鮮忌與某些水果等寒涼食物同食

魚蝦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海鮮、石榴、山楂、青果等果同吃,就會降低落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水果的某些化學成分容易與海鮮中的鈣質結合,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不容易消化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腸道,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4.蝦類忌與維生素C同食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致人死亡。因為一種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類,在維生素C作用下,能夠轉化為有毒的砷。

哪些人不宜吃海鮮

血脂偏高的人:螺貝蟹

類,尤其是蟹黃,存在著很高的膽固醇含量,膽固醇和血脂偏高的人們應該注意少吃或者不吃這類的海產品。

關節炎、痛風患者:海參、海魚、海帶、海菜等海產品中,含有較多的嘌呤,患者常食將加重病情。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海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

肝硬化患者:肝臟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孕婦不宜生食海鮮

海鮮類食品,例如魚類。貝類等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上佳的妊娠期營養品,對於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和孕婦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新鮮美味的追求,吃生猛海鮮成為了一種時尚。所謂生猛,無非就是強調鮮活生嫩。於是熗刷灼燙,醉糟烤,各顯神通,食客們則在品嚐美味佳餚時讚不絕口,然而,卻忽略了生猛美食入口之後,會有什麼風險。所以有必要從飲食衛生學角度,讓人們特別是孕婦瞭解“生猛”食風和某些食源性疾病的關係,從而防止病從口入,預防對孕婦及胎兒造成危害。下面簡單介紹幾種不宜生吃的海鮮。

泥螺,香螺等在水源受到污染時,帶菌率可以高達15%到35%,可傳播疾病。當孕婦生吃或者是半生吃這些帶菌的美食時,就有可能飽了口福,害了肚子。患上傳染性疾病。假若病情嚴重,不但對孕婦本身不利,還會刺激子宮收縮,造成胎兒流產或者早產。

生猛海鮮經過醉漬糟醃,也不保險。醉蝦,醉蟹的獨特風味常令人食慾倍增。有資料證明,用紹酒為主料配成的醉漬液,能殺死嗜鹽性致病菌等多種消化道病原菌,也有一些寄生蟲如肺吸蟲囊蚴,經過48小時浸泡,也可以被消滅。然而卻無法保證殺滅所有的致病微生物,尤其是肝炎病毒。曾有報道,有人吃醉漬醬油蟹,引起了甲型肝炎。

由此可見,孕婦不宜生吃海鮮,最好還是吃熟食。

生吃淡水魚 小心惹上肝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食譜不斷拓展,生猛海鮮、蛙肉、蛇肉以及果子狸等野生動物已成為許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吃生魚片的人越來越多。殊不知,就在人們在大飽口福之時,各種寄生蟲、病菌和病毒也會乘機興風作浪,釀成禍患。華支睪吸蟲進入人體後,會在膽囊內安營紮寨,逐漸引起膽囊發炎和膽道堵塞,從而導致肝細胞壞死,最終誘發肝硬化和肝癌。可見,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人們還是不吃生魚片為好。

吃生魚片易惹蟲纏身

據一位嗜食生魚片的哈爾濱患者口述,最近經驅蟲治療後,竟從體內排出華支睪吸蟲9974條,堪稱國內外報道之最。由佳木斯大學寄生蟲學教研室蔡連順教授領銜完成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我國,黑龍江省的華支睪吸蟲感染率僅次於廣東省。

吃生魚片易患華支睪吸蟲病華支睪吸蟲病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多由生食含有囊蚴的魚蝦感染。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交匯處的三江平原,水利資源十分豐富,曾多次發生較大範圍的華支睪吸蟲病的流行。為此,有關專家深入這一地區,調查了10個縣、市、農場的近萬人的感染率,結果發現,這一地區的平均感染率為31.51%,超出全省的平均感染率約30倍。其中患者食生魚率為92.29%,有慢性膽囊炎、膽管炎、膽結石病史者占52%,膽管阻塞者占1.7%,早期肝硬化者占0.57%。

科學正確吃海鮮

食前處理

海魚:吃前一定要洗淨,去淨鱗、腮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刮去表皮上的污膩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貝類:煮食前,應用清水將外殼洗擦乾淨,並浸養在清水中7-8小時,這樣,貝類體內的泥、沙及其他髒東西就會吐出來。

蝦蟹:清洗並挑去蝦線等髒物,或用鹽漬法,即用飽和鹽水浸泡數小時後晾曬,食前用清水浸泡清洗後烹製。

鮮海蜇:新鮮的海蜇含水多,皮體較厚,還含有毒素,需用食鹽加明礬鹽漬3次,使鮮海蜇脫水3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經以上處理後可食用。或者清洗乾淨,用醋浸15分鐘,然後熱水焯(100℃沸水中焯數分鐘)。

乾貨:海鮮產品在干制的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一些致癌物,食用蝦米、蝦皮、魚乾前最好用水煮15-20分鐘再撈出烹調食用,將湯倒掉不喝。

最佳做法

高溫加熱:細菌大都很怕加熱,所以烹製海鮮,一般用急火餾炒幾分鐘即可安全,螃蟹、貝類等有硬殼的,則必須加熱徹底,一般需煮、蒸30分鐘才可食(加熱溫度至少100℃)。

酥制:將魚做成酥魚後,魚骨、魚刺就變得酥軟可口,連骨帶肉一起吃,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提供多種必需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及礦物質等,特別是魚骨中的鈣是其他食品所不能及的。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看完以上這些,小編希望對大家都能起到幫助,愛吃海鮮的朋友,一定要謹記小編給大家羅列的那些注意事項,還有不能吃海鮮的朋友也不要亂吃,科學的吃才能吃出健康的身體哦。

 

 

 

 

標籤:【海鮮】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