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怎樣給身體補水 | 養生知識網


 

A-A+

炎夏怎樣給身體補水

2014年01月17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02 ℃ 次

不渴也喝水

人口渴時就說明體內已輕微失水。

飯前飯後不要大量飲水。飯前適量飲些酸梅湯,西紅柿湯、橘葉、橙葉等含酸湯水,既有利於保證消化系統分泌足夠的消化液,幫助消化,促進食慾,又可以補充維生素C,還可以防止中暑,但如果飯前大量飲水,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飯後,食物佔據了胃的大部分空間,如果還大量飲水的話,不僅會沖淡胃液,使人體殺菌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因為飲水過多而增加胃、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因此,勞動之後應先喝水再吃飯,而且一次最多喝300毫升,至少間歇30分鐘再喝。夏天每日補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滿足人體需要。老人對口渴不敏感,應主動少量多次飲水,每天以1500~2000毫升為宜。而孕婦及哺乳的婦女,身體需要水分增加,每天補充水份量應在3000~3500毫升。

飲水需補鹽

夏日出汗後,有些人只顧飲水解渴,而忽視了補鹽。由於出汗時失去大量水分的同時也失去較多的鹽分,體內滲透壓失去平衡,這時飲下去的水無法在細胞內儲存,又會隨汗排出體外,排汗又帶出鹽分,形成越喝越渴的惡性循環。嚴重者可引起肌肉無力、疼痛甚至抽搐。因此,炎熱的夏天,特別是大量出汗後,應適當喝點淡鹽水。

口渴勿狂飲

有人貪一時痛快,口渴時大量喝水。這些水一下子積聚於胃腸,除胃部感到沉重悶脹外,還影響膈肌活動,影響正常呼吸。大量水分進入血液,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臟負擔突然加重,導致心肺功能異常。口渴狂飲會使體液中水與鹽失去平衡,輕則引起胃腸劇痛,重則危及生命安全。

出汗莫食冷飲

吃冷飲也大有講究。杜主任說,冷飲能清暑解渴,不愧為夏日人們度暑的佳品,但如果飲用不當,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要貪多。因為食用冷飲過量,會沖淡胃液和抑制胃酸的分泌,不利於食物的消化,會減弱胃的殺菌能力,從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大量排汗時,不要立即喝飲料。因冷、熱的急劇變化會讓人體感到難以適應,容易導致對人體的傷害。

慎喝過涼的冷飲。冷飲過涼,喝得太多太急有可能使胃腸產生痙攣,引起劇痛。

有些人不宜喝冷飲。冷飲能使人體的毛細血管產生收縮,因而心血管病、支氣管炎、咽喉炎、胃腸炎、膽囊炎患者不宜飲冷飲。

這樣的水不能喝

生水易傳染疾病,不能喝。過夜的溫開水,經過多次反覆煮沸的殘留水,蒸飯剩下的蒸鍋水都不能喝。這些開水中所含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飲用後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

適量食用水果補水

適量進食些新鮮瓜果和以“茶”代水。夏天瓜果異常豐富,如西瓜、黃瓜、西紅柿等,既可以當菜,又可以補充水分和營養,讓這些新鮮的瓜果成為輔餐,實在是一種既經濟又實用的良好習慣。此外,在家中常備些具有藥理功效的金銀花茶、菊花茶等涼藥茶,對防止中暑和預防某些皮膚更是大有裨益。

運動後不要狂飲

夏天也是一個運動的季節。因此運動補水更為重要。專家在此提醒,運動後不能一次性快速大量飲水。夏天運動後雖然會大量失水,但也不能快速大量地飲水,而要“細水長流”。專家認為,為彌補運動的失水,應該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給予補充,並且建議在運動前飲水300—500毫升,在運動中每隔15分鐘飲150—250毫升,在運動後再補足所需的水分。

過量飲水易致“水中毒”

在一般人印象裡,多喝水是好事,但專家提醒,過量飲水可導致“水中毒”——也就是“脫水低鈉症”。

專家認為,大量出汗後又大量補水更易導致水中毒。有些人在夏天乾渴得難受時,或在運動、勞動出汗之後,一口氣來個牛飲,覺得很痛快、很解渴,豈不知這是錯誤的飲水方法。因為人在勞動、運動之後或者經歷過酷熱煎熬,身體出了很多汗,這不僅丟失了水分,同時也丟失了不少鹽分。如果一次大量喝進白開水而不補充鹽分,水分經胃腸吸收後,又經過出汗排出體外,隨著出汗又失去一些鹽分,結果血液中的鹽分就減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造成水中毒。這時人就會覺得頭暈、眼花、口渴,嚴重的還會突然昏倒。

專家介紹,人在大量出汗後感到口渴,並不完全是體內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裡發粘,咽喉乾燥引起的感覺。這時喝水應先用水漱漱口,潤濕口腔和咽喉,然後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後,再喝一些,這樣分幾次喝,就不會因“水中毒”而損害健康了。他們說,勞動或運動出汗後,若能及時補充點淡鹽水,那樣會更好。

標籤:【補水】【身體】【怎樣】【炎夏】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