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夏季熱的綜合調治 | 養生知識網


 

A-A+

小兒夏季熱的綜合調治

2012年11月26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夏季熱又稱暑熱證,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疾病,因其發夏季,故名。多見於三歲以下小兒。本多於六、七、八月份發,臨床以長期發熱、口渴多飲、多尿、汗閉為特徵。本病的發生與患兒的體質有密切關係,尤以發育營養較差者,或病後失調氣陰不足者易患。中醫認為,由於暑熱熏蒸,影響肺氣宣降,使肺及皮毛之功能失調而出現汗閉;由於汗液不能散發,因而高熱不退。本病無固定熱型,體溫在38~40℃之間,一般午後較高,早晨較低。其體溫與氣候有密切關係,天氣愈熱,體溫愈高;天氣較涼,體溫也隨之下降。病程可達2~3個月,甚則更長,但秋涼後多能自愈。本病初起口渴不甚明顯,病延日久,體溫愈高則口渴愈甚,飲水愈多,小便亦多,其色清而長。體溫雖高,但大多不見汗出,甚則毫無汗洩。
疾病初期,多不顯病容,或偶有消化不良或多飲等症,但不嚴重。由於發熱持續不退,隨之多飲多尿,食慾漸見減退,面色出現蒼白,身體日見消瘦,口唇乾燥,皮膚灼熱,肢端欠溫,精神疲乏。本病臨床常分為兩種類型,屬暑傷肺胃者,治宜清暑益氣,養陰生津;因上盛下虛者,治宜溫下清上。
暑傷肺胃者,可見發熱持續不退,熱勢多午後升高,或稽留不退,氣溫愈高,發熱愈高,口渴引飲,頭額較熱,皮膚乾燥灼熱,無汗或少汗,小便頻數而清長,精神煩躁,口唇乾燥,舌質紅,苔薄黃,脈數。治宜清暑益氣。方用王氏清暑益氣湯。若高熱煩渴引飲,舌苔黃燥,脈無力者,可選用白虎加人參湯。若病程遷延,心煩欲嘔,咽干煩渴,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無力者,可選竹葉石膏湯。若病久脾胃虧虛,暑濕不化,食慾不振,大便不調,神倦乏力,四肢欠溫,舌苔白嫩者,可用七味白朮散治之。
上盛下虛者,症狀常有精神萎靡或虛煩不安,面色蒼白,下肢清冷,食慾不振,小便清長,頻數無度,大便稀溏,身熱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飲,舌淡苔黃,脈細數無力。治宜溫下清上。方用溫下清上湯。若口渴不止,小便既多又清,胃有亢熱,陰津被耗,腎陰腎陽俱見虧損者,亦可將白虎加人參湯與金匱腎氣丸合用。
本病除對症治療外,還可採用下列飲食療調治。1.絲瓜葉、苦瓜葉、鮮荷葉各二張,水煎代茶飲。2.黃瓜、豆腐各100克,水煎煮,適當調味,代茶飲。3.綠豆100克,紅棗10枚,煎煮後加糖服食。4.干百合、蜂蜜各100克,隔水蒸約1小時,趁熱調勻,裝瓶,可常服。5.蠶繭20只,淡豆豉9克,煎湯代茶飲。6.鮮荷葉、西瓜皮適量,水煎,頻飲。7.粳米50克,煮粥,熟時加菊花6克(紗布包),再煮10分鐘,冰糖調味服用。

標籤:【調治】【綜合】【熱】【夏季】【小兒】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